手工鑄造是一種原始、古老的鑄造加工方法,在我國已具有二、三千年的歷史,它是一種完全憑借人力,使用一些簡易工具來進行的鑄造。這種鑄造方法固然很落后,但由于它所需的工具和設備簡單,工作場地靈活機動,所以作為機器鑄造的一種輔助操縱,或在某些單件進行小批修理性生產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 手工鑄造中正確的掌鉗和打錘
正確的掌鉗和打錘對實現手工鑄造的工藝要求和保證其安全生產都具有重要意義。手工鑄造用的錘有手錘和大錘之分。掌鉗的工人同時使用手錘(一般左手掌鉗,右手揮動手錘)。在配合抱打時,手錘主要用來指示大錘的打擊落點和輕重,而不是作為變形工具來使用的。作為鍛件的修整工具,還有各種平錘、剁子、沖子等。但這類錘和工具一般是不揮動的,仍由掌鉗工人操縱,通過下手的工人使用大錘擊,把變形力傳遞到這類錘和工具上來實現對鍛件的修正。
(一) 掌鉗的方法
掌鉗時,首先要站正位置,人與鐵砧要保持一定間隔,然后用左手掌鉗翻動坯料,右手操錘指示大錘的打擊。
正確的姿勢是:左腳向前邁出半步,上身稍前傾斜,眼睛注視工作;左手握在鉗桿中部,隨時把握好鉗位的高度,使坯料始終平穩地放在砧面上。必須夸大指出:在進行鍛打時,不得任意將坯料強行抬高或壓低,否則,輕則坯料被打彎并震疼手掌,重則造成“跳鉗”或脫鉗的傷人事故。
在鑄造過程中,掌鉗者需不斷地翻轉和移動坯料。不同的翻轉方向,有不同的握鉗方法。圖1所示為翻料時的幾種握鉗方法。
圖1 翻料時的幾種握鉗方法
a) 向外側翻轉90° b)向內側翻轉180° c)和外側翻轉90° d)向外側翻轉180°
(二) 手錘的打法
根據打錘時使用活動關節的不同,手錘的打法可分為手揮、肘揮和臂揮三種,如圖2所示。
圖2 手錘打法
a)手揮 b)肘揮 c)臂揮
手揮 只有手腕的運動,錘擊力不大(圖2a)
肘揮 手腕和肘部協同用力,同時作用,錘擊力較大,運用面最廣(圖2b)
臂揮 手腕、肘部和臂部一起運動,用這種打錘法比較費力也不輕易把握,但錘擊力最大(圖2c)。
在鑄造過程中,掌鉗工常用手揮和肘揮打錘法來指示或配合大錘的打擊,而臂揮的打錘法一般僅用于修整鍛件。
(三) 大錘的打法
大錘有抱打、掄打和橫打等打法。打錘時,打擊是否正確、有力,這與打錘姿勢和握法直接有關。現將各種打錘法的基本要點簡述于下:
1. 抱打
抱打時人應平穩地站立在鐵砧的斜前方,右腳向前邁出半步,右手握在錘柄的中間處,左手牢牢握住柄端,身體保持伸展自如,使全身既不易疲憊又便于用力。然后,將錘舉至右后方,并使上身微向后彎;瞬息后,右手用力按錘并隨著錘頭向下回轉逐漸加大按錘力,左手控制錘頭的打擊位置,這樣,就能使錘頭迅猛而正確地打擊在坯料上;如在打擊坯料的瞬間,能機敏地利用其彈跳力,則會使舉錘輕易得多。
2. 掄打
掄打法的特點是:速度快,錘擊力大。因此,手工鑄造常用此法打錘。
掄打時,左腳在前,腳尖對著工作物;右腳在后,并與左腳約成直角;左手牢牢握住錘柄末端,右手握在離左手約為柄長的1/4處。然后,將錘頭從前下方向身后掄起。當錘頭掄至正上方時,右手著力方向下按錘,并隨著錘頭向下的回轉逐漸加大按錘力,同時右手從柄上滑至左手旁。圖3所示為掄打過程中錘頭在各個位置時的姿勢。
圖3 掄打時的姿勢
3. 橫打
當錘擊面處于垂直位置時,就必須采用橫打法打錘。
橫打可分水平橫打和過肩打兩種:前者錘頭的運動路線為一水平圓弧,打擊目標把握較易;后者錘頭作空間曲線運動,錘擊力較大,比較難把握。
橫打時的站立姿勢和握錘方法與掄打法基本相似。
二、 手鍛工具的分類及其用途
手鍛工具按其用途可分為:(1)支持工具(如鐵砧);(2)打擊工具(如大錘、手錘);(3)成形工具(如摔錘、沖子、工具胎模);(4)夾持工具(如鉗子);(5)量具(如直尺、卡鉗等)。現將前四類常用的幾種工具作一些簡單介紹。
(一) 鐵砧
鐵砧的用途是支承被鑄造的坯料和固定成形工具的下半部分(如下型錘)。鐵砧由鑄鋼或鑄鐵制成,其質量一般為100~150kg。
鐵砧的形式有:羊角砧、雙角砧、球面砧和花砧等。如圖4所示。
@B14002.gif" border="1">
圖4 鐵砧
a)羊角砧 b)雙角砧 c)球面砧 d)花砧
(二) 大錘
大錘一般可分直頭、橫頭和平頭三種。如圖5所示。大錘的質量一般為8~161b。
圖5 大錘
a)直頭 b)橫頭 c)平頭
(三) 手錘
手錘通常有圓頭、直頭和橫頭(圖6),其中圓頭用得較多。
圖6 手錘
a)圓頭 b)直頭 c)橫頭
手錘的質量約為1.5~21b左右。
(四) 平錘
平錘用于修整鍛件的平面和對鍛件進行壓肩。平錘按其錘面外形可分為方平錘、窄平錘和小平錘三種,如圖7所示。